OFFICE-a very short story
一個很簡短的,有關 Office - 辦公室 的故事
從1900年到現在,辦公空間經歷了許多變革和發展,這些變革反映了技術進步、社會文化變遷以及工作模式的轉變。直到如今,如果您的工作還算”正常”的話,至少在台灣,絕大多數的我們,一天還是至少有八小時,一週五天,都花在所謂”辦公室”這地方,對”現代人”的影響至深至遠。百年前的辦公室和如今的辦公空間有哪些質與量的區別呢?
“辦公室 Office ”這個詞來源於拉丁語“officium”,意為各種“職責”或“職務”,(據維基百科表示) 。在古羅馬時期,offficium 並不指特定的地方或建築,而是指相應的人員,因此有了例如 “officium consulis – 執政官的職責、執政官辦公室 ” 這樣的說法。這些職務包含行政、法律或軍事的角色,或是不同的宗教職務 。
在中國,官員辦公的地方被稱為“廳堂”,往下則稱為“房”、“廨”等。
古代的政府官員可算是最早 work from home 的人,因其辦公地點也是一家老小居住的地方。”朝廷” 是皇帝和大臣議事之處,應該算是早期 “辦公室” 了,只是按照職能有不同稱呼!
士農工商,當商人地位稍微抬高了後,”帳房” 應該算是當時私人企業的主要辦公室吧!
工業革命後,行政工作的增加導致文書和會計工作的需求上升,逐漸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同時英國積極 "拓展海外市場"也增加許多貿易相關文書作業。 但是相較于需要技術的傳統農、牧、工等工作,社會對這群躲室內抄寫資料的人還是有著偏見,認為他們“虛榮、小氣、自私、貪婪、沉溺於感官享受、狡猾、愛說話而膽小”(原文出自浮華世界)。那時多以counting house – 帳房來稱呼這特殊族群辦公的地方。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由於工作性質不同,工廠和帳房會安排在不同區域。以致大約從1836年開始,有了“down-town”的說法,也大約在此同時,帳房開始也被稱作 “office”。
重塑天際線的摩天大樓
因著發達的鋼鐵技術,與新建築技術的突破,催生了重大發明 – 電梯和電燈,讓缺乏商業用地的建築朝高空發展,給辦公空間帶來翻天覆地的變革。而身處亞洲的我們,想到辦公室,就會聯想到摩天大樓。遠眺高聳入雲的“超高”建築,腦海可能馬上浮現紐約。其實,芝加哥才是摩天大樓領航城市。
1871年芝加哥的一場大火,讓這個城市如鳳凰遇火重生。大破之後大立,誕生芝加哥第一棟鋼骨結構的12層高樓 Home Insurance Building (1884-1885),之後不斷突破天際線高度的大樓櫛比鱗次出現,以至於芝加哥市政府必需祭出限高令來減緩這類的高度競爭。
但此時紐約大樓正瘋狂竄起,芝加哥在限高政策下,逐漸失去領導地位。1931年著名的102層帝國大廈於紐約落成(373.5M高),霸佔世界第一高樓長達40年。 之後不斷有建案前仆後繼爭相拿下世界最高樓頭銜。
1900 ~ 1950 - 初期現代辦公室
管理之父 – 泰勒
泰勒開始於1890年代,並在20世紀初迅速發展。泰勒於1911年出版了他的著作《科學管理原則》。主張將複雜的工作分解為簡單的、可重複的任務,並確定每個任務的最佳方法。
泰勒主義對工業革命後期的生產管理和工業效率提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為後來的管理學和生產管理奠定了基礎。早期的開放式辦公室在20世紀初期日益流行,遵循了“泰勒主義”的原則,旨在設定量化績效,達到最大程度地提高工業效率。
對泰勒方法論的批評很多,它未能考慮到人類和社會因素,僅專注於確保雇主從其員工中獲得最大的生產力。 此時辦公空間採用嚴格有規律的佈局,一成不變的辦公桌,工作職責劃分明確,主管位於周圍以便密切監督工作,更高階經理人則享有窗邊私人辦公室,職位越高,樓層也越高,辦公室也越大。逐漸地基層員工滿意度下降,螺絲釘的概念也限制了創造力!
經濟大恐慌後,辦公室管理變得較為溫和,管理階層開始了解員工“實際”的行為,而非“應有”的行為,並增加少許福利,以降低員工不滿的情緒!
女性進入辦公室離不開戰爭的影響!從南北戰爭到世界大戰,經濟蕭條等,女性逐漸壟斷某些工作類型,例如打字、速記、秘書等等。這影響長而深遠,1988年 Working Girl 電影也還看得到女性職場天花板的偏見!
從1936年卓別林的 Modern Times, 和帥哥 克拉克蓋博的 The Wife V.S. Setretary,到1960年 The Apartment,都可以看到泰勒主義的影響!
最現代的辦公室 – Johnson Wax Building
隨著摩天大樓和其他大型商業建築的發展,工作場所也發生了改變,成為一個寬敞的空間,其中包括私人辦公室和開放式工作區,配備了打字機,在某些情況下還有專用的員工廚房或餐廳。
這種演變的具體體現是 Frank Lloyd Wright 於1939年設計的Johnson Wax company (1936-1939建造) 開放式辦公室的開業。最有名的 The Great Workroom 安置過200個座位,該空間包括全新的元素,如明亮的燈光、溫暖的空間和軟木天花板,這些元素在吸收辦公室聲學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證明早於1939時,就有仿生和身心健康概念。
而 Frank Lloyd Wright 為這棟大樓設計的家具 Recine Desk Colleciton 則被譽為第一套現在系統家具。 2022年Steelcase與 Frank Lloyd Wright Foundation 合作,經過些微調整以適應現今的工作模式後,重新推出這套膾炙人口的桌組系統。
1960 ~ 1970 | 辦公空間革命
Burolandschaft 1960s – 辦公室景觀
德國設計的影響
60年代初,工作場所真正開始改變,採用了更具社會民主性的佈局,因此鼓勵了更多的人際互動和參與。Burolandschaft 最初源自德國的概念,意為“辦公室景觀”。歐洲在經歷兩次大戰後的重建工程帶來驚人的成長,德國尤為顯著。戰時避居美國的德國移民回到西德,帶回美國式科學管理概念和更自由的大面積建築作品。"創造性破壞"思維讓歐洲質疑美式作法,開創新概念,帶來更有機、自然、符合人性的空間。
Burolanschaft主張對辦公室佈局採取更加靈活的方式,並更加重視滿足員工需求。因此,工作場所變得更加開放,桌子和團隊聚在一起,佈局方式不像泰勒主義那樣嚴謹,而是用植物而不是隔間來創造有機的界限。
隨後,工作場所變得更加利於社交與團隊之間的合作,現在相互之間放置在一起,互動變得更加頻繁。基於這種先進的模式,不同管理層次的員工開始坐在一起工作,因此,Burolandschaft通常與現代辦公室設計原則相關聯。
From Open Plan to Cubicle Farm
與 Burolandschaft 有所不同,ACTION OFFICE模式增加了移動自由度,提供了更大程度的隱私。
Action Office 是羅伯特·普羅普斯(Robert Propst)於1968年為 Herman Miller設計的新形式辦公家具。主要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員工的舒適度。Action Office 是現代辦公室設計的先驅之一,對後來的開放辦公室和隔間系統產生了重要影響。 其可調節和重新配置的工作站,允許靈活佈局。屏風在開放空間中創造半私人的工作區,平衡協作和個人工作需求。也提供多樣的儲物和工作表面。這對辦公室設計的影響是雙重的,需要增加空間來容納一排排提供員工隱私和靈活性的模塊化家具。雖然對會議室的重視增加了,但個人的工作站變得更大、更封閉,儘管它提供了充足的工作空間,但這導致了較少的互動,因為員工彼此之間的可見性降低了。
Cubicle Farm(隔間農場)
因為可以有效運用空間,這種廉價但有效的模塊化牆壁的可用性,以及對盈利能力增加受到關注,但卻犧牲了工作條件,被認為是整個辦公室設計在1980年代完全轉變的主要因素。
在這一點上,辦公室設計的歷史開始分歧,隨著生財工具的改變 (文字處理器>>電腦),電源與線路越來越多,屏風也越做越厚,高峰時期,甚至有厚達12CM的屏風產品。 這種狀況一直到1990年代才被 Agile Working 概念取代。
1980 ~ 1999 | 電子化和個人電腦的興起 以及 開始消失的密室
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辦公空間開始數字化,員工可以在自己的工作站上進行計算和數據處理。局域網 (LAN) 和網際網路的發展開始需要不同的設計以支持這些技術需求。行動辦公工具開始出現(如 Laptop, PDA等),工作模式開始轉變,辦公室強調 Team Work,組織逐漸"開始"扁平化,設計師也開始思考,原本霸佔窗邊的主管房間是否應該內移將自然光還給員工,辦公室牆面與隔間也應該逐漸減少了。
這20年也是科技影響生活非常顯著的20年,1984 的麥金塔電腦、到1992年IBM推出第一支智慧型手機。此外,email也是這時開始推行並於2000成為生活日常, 從1998 年的浪漫愛情電影 "電子情書- You’ve Got Mail "的票房可窺見一二。
千禧年 | 開啟靈活多變的混合型工作環境
許多公司採用開放式辦公空間設計,雖多有突破的想法,但還是等到Google 以campus 理念,將辦公空間打造成社區觀念,期待將生活機能與辦公一起打包,campus 概念的另一原因,也是希望減少員工從校園到辦公室的落差,總而言之一句話,可以在辦公園區解決大部分生活所需。
但這頗受員工歡迎的空間設計概念,在其他科技公司並不見得行得通!只是Google廣為人知的飲料與零食區,按摩室與類居家空間,讓員工暫時放鬆的遊戲區,逐漸潛移默化讓大多數公司在設計新辦公室採用同樣的概念。
在1998年創立的 Google, 憑一己之力,改變辦公空間
強調創新、協作與舒適,Google 希望同事樂於在其創造的空間內與同事互動,激發員工創作力和生產力。開放式設計、多樣化的工作區域、充滿創意設計,如家庭般的舒適與氛圍,加上不可或缺最先進的科技技術,Google 成為新一代的理想辦公空間代名詞。
Today | 協作+創新驅動疫情後的工作轉型
如今跨入AI世代,Yellow 旋風襲擊之下,早先提到的 You’ve Got Mail 如今看來,已經算是老派落伍了!近年流行的經典回潮,因為科技似乎無法讓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習慣也一起回潮!
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遠程工作變得更加普遍,辦公空間設計開始考慮到更多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於是開始遠程和彈性工作時間,原本進展緩慢,但隨著疫情加速瞭轉變。新冠疫情後,許多公司轉向混合工作模式,結合遠程和現場工作,辦公空間的設計需要支持這種靈活性。
然而混合工作也有待觀察和解決的問題,如員工向心力、敬業態度、公司文化的傳承、與同事人際關係的疏離等,都還是需要時間與創意來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
Co Working
共享辦公(Co-working)的大約在2005年開始興起,彼時 Brad Neuberg 於舊金山創立了第一個正式的共享辦公空間,這個創意迅速成為熱潮,特別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共享辦公憑藉其靈活性和成本效益,成為自由職業者、創業者和新興企業的理想選擇。
隨著科技進步和工作方式的改變,共享辦公空間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成為現代辦公的一部分。 WeWork 的崛起,讓共享辦公變得更時尚、有趣,並且提供了更多樣化的工作環境,為人們帶來了全新的工作體驗。
跟著CO-WORK 出現的就是HYBRID 模式,一種結合遠距工作和傳統辦公室的靈活工作模式。Hybrid 模式允許員工可以在家裡、共享辦公空間 (或咖啡館),或公司的辦公室工作,根據個人和公司需求進行安排。
其實很早就有一波 “work from home” 的政策推行,跨國企業甚至撥列預算給員工購置居家辦公家具。但因為科技限制,在家上班哪都不方便,支持度不高,遂逐漸平息。但隨著協作工具如 Zoom、Slack、Microsoft Teams 、Trello、Asana 的開發,雲端服務平民化,也讓 Hybrid 模式接受度大增。新冠更是推波助瀾,加速工作模式的演變與推行!
辦公空間的發展從以生產力為中心的剛性設計,逐漸轉向以員工福祉和靈活性為核心的多樣化空間設計。技術進步和社會變遷不斷推動著辦公空間的演變,新產業如已成產業鏈的自媒體與e-sport 也為工作空間帶來進一步的刺激與挑戰!未來的辦公空間設計也將繼續適應新的工作模式和需求。